主要采集性能指标:
TDD-LTE/FDD-LTE/FDD-LTE(移动4G、电信4G、联通4G)设备
无线指标 | 制式 | TDD-LTE/FDD-LTE/FDD-LTE |
工作频段: TDD-LTE: B38/B39/B40 FDD-LTE:B1/B3 | ||
覆盖范围 | 无遮挡情况下半径50M ∽1500M | |
接收灵敏度 | 静态接收灵敏度:-104dBm | |
发射功率 | 40mW(+16dbm)~10W(+40dbm)可调,9档调节 | |
收号速度 | 1000个/分钟(单载波,与实际无线环境有关) | |
外部接口 | 网络接口 | 支撑RJ45以太网有线传输、WIFI无线传输、3G/4G无线传输(选配) |
天线接口 | 扫网、收号各一个,可选配全向、定向天线 | |
其它 | 电源 | AC220V |
功耗 | 180W | |
工作温度 | -40℃ ∽+70℃ | |
工作湿度 | 10%--90% | |
尺寸 | 490mm长×460mm宽×280mm高 | |
重量 | 约30Kg | |
选配 | GPS模块 | 选配 |
无线传输模块 | 选配,CDMA模块可选,需插入相应的SIM卡。 |
4.2实时传送功能
热点采集一般部署建设于不同的物理位置地点,与后台系统可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通信,热点采集站及采集中心之间网络需要保证数据路由可达:
有线方式,热点采集通过专线或因特网(VPN),可配置固定IP;
无线方式,后台系统固定IP地址以便热点采集站安装时就需要写入采集中心地址以发送接入请求。
5.电子围栏后台系统功能
以下主要描述热点采集用户信息并过滤分析,提供对目标用户在无线侧内各种活动的监控功能。其可实现的主要功能(下表)及详细功能描述如下:
主要功能 | 二级功能 |
基本查询 | 目标号码查询 |
号码模糊查询 | |
区域批量查询 | |
告警预警 | 目标实时跟踪 |
目标达到、逃逸预警 | |
目标接头预警 | |
分析功能 | 伴随对象分析 |
时空关联分析 |
5.1基本查询
基本查询功能包括目标号码查询、号码模糊查询、区域批量查询。
目标号码查询:在查询时间内,电子围栏信息可以精确的定位用户在某小范围确切的物理位置。
号码模糊查询:在查询时间内,可以对不完整的目标号码进行查询,查询出匹配的目标号码被捕获的信息。
区域批量查询:在查询时间内,可以查询出一批热点采集内的所有目标信息。
5.2告警预警
告警预警功能是对目标用户进出电子围栏范围的行为自动产生告警,并在相关的界面显示。同时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解码,整理用户的数据流,形成有序的、方便检索的数据。通过数据仓库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各种信息之间的关联性,并根据分析结果设定有关阀值,自动产生预警。
目标实时跟踪:在普通界面和GIS界面上进行实时显示目标号码的活动轨迹。
目标到达、逃逸预警:目标用户进出某一电子围栏区域范围可在普通界面和GIS界面上进行告警。
目标接头预警:对多个目标接头进行预警。
5.3分析功能
分析功能是在上述基本查询功能基础上提供的扩展功能,通过对查询结果的统计分析,给使用部门提供伴随对象分析、时空关联分析功能。
伴随对象分析:根据一部作案手机的运行轨迹,查找和该对象运行轨迹高度相似的其他手机。
时空关联分析:通过分析特定时间,特定路线下有过通话的号码,然后从中进行筛选,查找可能的嫌疑号码。
5.4人员布控
操作人员可以进行号码(IMEI或IMSI)的布控,将那些涉案号码或其他需要布控的号码保存在平台系统中,当目标出现后即可触发报警;报警方式包括弹出对话框、发出报警音、发送短消息、日志栏显示等。布控信息可以增删改,也可以导出;
5.5短消息
短消息是报警的一种方式,当布控号码出现时,发送短信给侦查人员,给侦查人员实时提醒。侦查人员的手机号码需要提前设置好,并可随时更改,也可以导出。
5.6告警日志
当布控告警发生时,系统会把此次告警存入数据库,形成告警日志。日志信息包括嫌疑人手机IMEI、IMSI、告警设备号、告警提示内容及嫌疑人出现时间等信息。告警日志也可导出到本地存放。
5.7数据量统计
系统对前端采集设备的数据量具有统计功能,既可以定期分析每天的数据量,自动生成数据量变化分析报告,也可以手动输入时间段,对某段时间的数据量进行统计。
5.8高级分析
1)一机多卡/一卡多机
系统具有根据手机卡号(IMEI)诊断该手机是否经常换SIM卡的功能,也具有根据手机串号(IMSI)判断该SIM卡是否频繁的更换手机的功能。分析结果可以导出存入本地。
2)高级伴随
选定某一时间段,输入一个目标手机卡号(IMEI)或手机串码(IMSI),分析这段时间内有谁经常跟目标同时出现,该功能有利于快速找出犯罪嫌疑人的同伙。
3)轨迹碰撞分析
在办案过程中,若只大概知道嫌疑目标经过的设备及经过设备的时间点,但未掌握其移动终端标识号(IMEI或IMSI),此时就可用轨迹碰撞功能,对多台设备固定时间点的采集号码进行碰撞分析,得出最有可能的嫌疑目标信息(IMEI或IMSI)。
事例分析:已知目标A在2013年9月25号抢劫,通过卡口视频发现,目标A在当天的8:00到9:00期间从2号设备经过,9:00到10:00在3号设备经过,11:00到12:00在4号设备经过
下面使用轨迹碰撞分析:
选定时间范围,选定经过的设备,输入条件名称(自定义)然后添加。
同样添加另外两个条件
1)分析参数设置
条件添加完成后,有两个选项,“最少出现次数”和“过滤重复项”。“最少出现次数”是筛选最后的结果的,次数少于2的不显示,“过滤重复项”是每个设备只计算一次(假如目标在时间段内多次经过2号设备,勾选后,只记一次)。
2)启动分析
点击“开始分析”即可启动分析过程。
3)结果呈现
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目标在指定时间点经过3台设备,出现次数最多的最有可能是目标(前4条记录)。
1.1.5.9时空分析
系统具有根据移动终端标识号(IMEI或IMSI)进行目标行动轨迹分析的功能。分析结果以图形方式呈现,直观反映目标随时间的移动轨迹(经过的设备)。
6.热点采集规划
本次预算按室外热点布控数量约在X 个点左右进行设计。部署地点需要和客户沟通后确定,可以参考的地点包括高速道口、火车站出入口、客运站出入口等。
7.热点采集部署方法
热点采集一般安装在露天的抱杆等室外环境,以下是部署中应考虑的各类因素。
1)明确安装地点
首先根据客户提出的使用需求,确定安装地点。安装地点一般选择在一些热点区域,例如重要路口及交通节点:包括高速公路出入路口及交汇口、车站、景区及城市重点场所及敏感区域。
2)确定设备安装位置
应根据现场环境选取合适的安装位置,安装在室外,采用抱杆安装等固定方式。
3)确定电源
电源的选取按照就近原则,尽可能利用现场环境已有的交流220V电源,通过引线实现对站点主设备的供电。
4)确定传输方式
根据现场的条件选择合理的传输模式,应尽可能利用现场已有的传输网络(如公安的视频监控网络),一方面可以降低设备的运行成本,另一方面也可提高传输效率和稳定性。
8.电子围栏后台部署说明
数据采集服务器:采用固定的IP地址,以便于和前台的无线模块建立通讯连接。由于采集点无线卡IP为运营商动态分配,因此采集服务器有固定的公网IP。
数据中心单元:存储热点采集生成的记录数据;通过应用单元可以对记录数据进行查询、分析、预警等。
应用处理单元:对数据进行查询、分析及告警预警等操作,并把结果返回给WEB应用单元。
WEB应用单元:实现基本查询、告警预警及分析功能。通过WEB访问对应的处理单元,完成对所需数据的请求,以供查询、分析和预警等应用。